首页 总网滚动 高层之声 工作要闻 地方频道 三大建设 政法动态 法学园地 媒体之声 政法文化 法治云南
德宏州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法学会建设
发布时间:2016-07-14 16:26:45 责任编辑:

    编者按: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省法学会会长乔汉荣同志在德宏州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法学会工作的意见》上批示:“德宏州法学会这几年工作有声有色,应予肯定。请省法学会把他们的经验及做法认真总结并发简报在全省法学会推广”。省法学会李思明常务副会长具体指示:“请会员部对德宏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向全省推广”。根据省法学会领导的要求,现将德宏州法学会的经验和做法总结如下,供全省各级法学会和法学研究会学习借鉴。

夯实工作基础   创新工作思路
德宏州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法学会建设
   

        德宏州法学会自2013年10月份成立以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法学界、法律界的桥梁纽带作用,紧密结合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开发开放的区位特点,在推进法学会工作中建立“工作规范运行机制、会员队伍建设机制、智库人才发挥机制、基层法治宣传机制、服务边疆稳定机制”五项工作机制,创新特色工作思路,彰显边疆法学特色。在推进法学会各项制度建设、完善德宏特色法制体系、强化边疆法治实践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
        一、建立工作规范运行机制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工作,今年5月份,在广泛征求意见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州委政法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法学会工作的意见》,作为全州法学会的纲领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法学会工作的全面发展。二是准确把握研究思路和服务方向。切实做到理论研究、经验提炼紧扣德宏依法治州的目标和思路,每年的专题研究课题始终紧扣维稳、反恐、禁毒、边境民族宗教、综合治理、普法等。这些课题的选定都直接报州委领导审定,并根据州委领导要求作相应调整。这样既能避免研究探索方向就理论研究理论的空洞形式,也能使工作不偏离德宏政法工作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和最现实的挑战。三是规范工作运行。基本实现了办会方式由习惯的行政领导方式向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群团组织领导方式的转变。制定出台了规范的法学会章程、会长会议、理事会议、会员大会等工作规则,注重按章、按规矩办事,按规定动作有序进行。总体工作做到了务虚与务实相结合,软指标与硬任务相统一。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探索,今年3月份,州法学会进一步研究制定了《德宏州法学会工作县市考评实施细则》,并将考核结果记入综治维稳考核和州委绩效考核成绩,以工作考评的方式进一步促推县市法学会建设。
        二、建立会员队伍建设机制
        紧密团结法学和法律工作者,通过积极开展工作和组织各种活动,不断增强会员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一是大力拓展会员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扩大会员队伍,把触角延伸到各执法用法领域,实现了会员由少到多,触角由窄到宽的过程。2015年进一步改变了会员主要由政法战线人员组成的局面,会员发展向原来比较薄弱的行政执法部门、金融领域和律师行业延伸,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学会运行的空间和内容。二是丰富会员活动内容。紧紧抓住以活动凝聚会员这个关键,不断研究制定会员活动各项内容,并以此牵动会员参与活动,增强会员意识。三是注重提升会员队伍素质。按照议事规则不断新陈代谢,持续地将一批分布于各领域有真才实学、有热情的人才挖掘出来纳入法学会或充实到会领导层。对于因工作调动或有问题的会员及时调出,从而保持会员及骨干在运作中调整、充实和扩展的态势。自法学会成立以来,先后共发展个人会员524名,团体会员61个,选举产生理事175名,常务理事67名(州法学会共发展个人会员172名,团体会员21个,理事45名,常务理事16名。各县市法学会自2014年9月底相继成立以来,共发展个人会员352名、团体会员48个、选举产生理事130名、常务理事51名)。全州个人会员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历36人,占6.9%)。
        三、建立智库人才发挥机制
        一是建立专业法律人才队伍。根据省法学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今年3月份,按照工作程序建立了“德宏州法学会专家人才库”,吸纳储备了本级各领域专家人才,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德宏州重大涉法问题及疑难案件研析中心”,并组建了工作机构,按照工作职能积极开展相关研析工作。既能体现法学会的服务作用,又为法学会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供了途径,同时还为研究方向开辟更广阔的领域。二是充分发挥法律法学人才聚集优势。注重将这一优势转化到直接服务于一线涉法重点领域。一方面是开展重点领域的案件评查,两年来先后对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及问题比较大的打击零星贩毒执法问题连续开展了案件评查,抽调案件110多个,逐案开展评议,从中发现执法办案中30多个突出问题并向政法部门反馈。另一方面是积极动员会员参与涉法领域维稳风险评估,2015年来,州和县市会员参与此项工作20余次。三是主动调集会员参与相关部门重大问题的研究。积极推动会员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主动将人大立法性问题拿回来集中研究,鼓励和督促会员主动参与重大决策法制审查和风险评估,主动调集人大涉法议案和政法部门疑难案件并开展专门研究等。
        四、建立基层法治宣传机制
        一是强化宣传阵地建设。在州委政法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建会以来,已先后编辑出版《法治德宏》8期,发行量近2万册。这一刊物突出了党委在依法治州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基层综治维稳的先进经验、德宏典型案件、群众来信释答以及一批涉法的知识性、趣味性内容。并就如何开展依法治市、治县先后向全州五个县市委书记、政法委书记、法检公司四长征稿,进一步扩大刊物影响。二是强化基层法治宣传。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法治宣传,成立了“德宏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法治宣传活动,并使其成为常态,在“6•26”国际禁毒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节点上,调集会员,督促有关部门集中开展各种专题的普法宣传。三是强化重点法治宣传。积极组织和指导相关部门每年上好一堂法治讲座,开展一次法律服务,组织好一次具有普法性的法庭审判旁听会等活动。2015年,牵头聘请多位专家在州府所在地芒市开展了几个专题的法律知识讲座,政法等部门近千人听取了讲座。
        五、建立服务边疆稳定机制
        紧密结合边疆政法、综治、维稳、民族、宗教等问题,善于抓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中涉法领域的新挑战、新问题以及政法战线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等进行深入的专业研究,积极主动地摸情况、提观点、阐建议,不断为全州民族区域立法、专项工作实施、不稳定因素治理等提出内行的专业性建议。一是认真酌定边疆稳定的研究课题内容。分别通过上门摸情况,多方走访维稳、综治、政法各部门及到人大、政协收集,督促相关部门申报和上报州委领导酌定专门课题等方式确定课题内容。二是激励会员积极开展边疆稳定课题研究。在研究方式上,侧重于组建3至5人的专项课题组开展工作;在经费保障上,州法学会设立专门帐户,坚持一个课题安排4000元调研经费的额度分组拨付;在激励机制上,通过课题评选,对获奖的课题分别给予2000至3000元奖励。三是引导会员聚焦边疆突出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自建会以来,德宏州法学会已先后组织200多位会员参与德宏新的禁毒立法、出台地方打击零星贩毒实施意见等草案的工作调研和讨论,共完成90多个专题调研课题。一批优秀课题受到各方重视,部分建设性意见被纳入了州委州政府决策领域,数十篇专论刊载于省级和本会刊物。今年3月,德宏州法学会收集了社会热点关注、执法司法、地方立法等领域共20余个优秀课题,编撰了2014--2015年《课题研究成果》专集,通过向各级各部门发放,让课题成果得到及时转化,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让其发挥更大作用。


Copyright 2010-2016 版权所有:中共云南省委政法委员会、云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技术支持:云南力诺科技有限公司